共计 174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昨日 23 时 30 分许,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截至13日中午12时,此次爆炸事故已造成44人死亡,其中包括12名消防官兵;住院治疗520人,其中重症伤员66人。事故发生后,舆论关注度可谓空前,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等国内各大媒体网站都对此事进行了转载报道,新浪微博单条话题 #天津塘沽大爆炸# 阅读量就达 6.3 亿,相关话题累计阅读量已超 8 亿,通过对事故发生以来十余小时的舆情观察,主要由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阅读量在短短 10 小时内就超 5 亿之巨的背后折射出公众对于化工企业安全的忧虑情绪。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东方之星客轮颠覆都曾引起舆论空前关注,但与此次事故相比,都难有如这般的阅读量飙升,这就很说明问题。回想起这几年在全国各地接连发生的涉化工项目群体性事件,究其本质固然有专业知识的不对等、群体性盲从的因素在里面,但更多的还是公众对于化工企业安全现状的担忧。舆论场虽形似虚幻,神却真实可及;伸手触不及,却能体现社会民意。因为忧虑,所以关心,从短短几小时之内飙升的超 5 亿阅读量,笔者看到的是公众发自内心的深深忧虑。
2、谣言总是伴随着现场画面和视频在挑动着网络情绪,引向体制弊端、官方救援不力。每逢此类突发大事故,谣言的传播似乎已成为不变的必然。谣言内容也不外乎以下几方面:1、篡改死亡人数。这种谣言常套上官方发布的冒头,篡改其中关键数字来挑动网络情绪,制造眼球热点。此事的网络传播中,已出现许多死亡人数信息传播的不同版本。曾在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中流传甚广的“死亡 36 人,官员就要辞职”的谣言也已开始被一些人恶意传播;2、放大爆炸破坏力。这种谣言往往利用公众的恐慌心理,无限放大爆炸的破坏力,以此来达到煽动网民恐慌情绪的目的,可不,一条号称冲击波会造成内脏损伤的谣言已在被广为传播。3、刻意捏造环境恐慌。笔者留意到有一则谣言在此舆情中最为典型,说得是呼吁天津北京的朋友关好门窗,在风力影响下,有害气体可能会向北京方向扩散。而此信息虽,@中国天气 辟谣,但传播面依然很广。4、张冠李戴,利用救援造谣。此类谣言也常出现于其他类似事件中,打着【请大家为生命让路】的正能量噱头张冠李戴,博取关注度。5、假扮伤者身份,骗捐款牟利。一年轻妈妈,在此事故中受伤,现住某医院,急需献血救助,联系电话:XXXXXXX,QQ:XXXXX,求转发求扩散。而这样的谣言最终都引向官方救援不力、体制黑暗。
3、个别网络大 V 借此调侃事故,引起网民反感。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王石 发微博称现场场景不由联想起广岛长崎蘑菇云,从而引起网民反感。该微博目前虽已删除,但其引发的民众反感却持续存在,网民都对王石拿广岛和长崎的不妥举例表示出强烈的愤慨和不满,也成为此次舆情走势中的一个小插曲。
4、一些天津官微不顾网络情绪,急于唱赞歌的宣传方式再让此突发舆情应对处于被动。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且还处于舆情发酵期,网络情绪均处于悲伤、沉痛中,而天津一些地方官微急于唱赞歌的宣传方式也让舆情处置陷入被动,10 时 35 分,@天津高速公路以【事故救援,为滨海加油!为津滨高速点赞!】为题发布宣传信息,11 时,@天津发布以【灾难面前温情满满 正能量见证天津市民同舟共济】为题发布宣传信息。通过舆情观察可以发现,天津官微不顾事故的网络悲伤基调,用赞歌的宣传方式发布信息,违背了网络情绪,由此也将天津官方推到了公众情绪的对立面,使舆情处置陷入被动。
5、8 月 10 日,天津市领导与危化品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负责同志的谈心活动也成为一些人质疑监管渎职的依据。8 月 10 日,事发地滨海新区安全生产网发布信息,称天津市领导、安监局局长与 20 余家重点企业负责同志进行谈心。仅仅过了两天,就发生此次事故,一些网民由此认定政府职能部门存在走过场的渎职行为,也由此引发一些民众对于天津官方的舆论质疑。
6、外媒记者医院搅局,引发涉及官方的舆论猜疑。CNN 记者在现场直播时不顾周边人群情绪,非要拍遗体的照片而被围,以致于直播中断,虽然事后 CNN 已发表更正声明,证实直播被打断是因为遇难者和受伤者的亲人朋友难过不安。显然此声明被一些人无视,而这些依然偏执地认为这是中国官方为了隐瞒事件真相野蛮打断记者采访,从而引发民众对于官方的各种猜疑。
文丨 @墩墩智囊